本站搜索
站群搜索
鄉村振興,土地要素至關重要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(林業局)結合職責,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措施,因地制宜推動耕地提質增效,積極盤活農村土地資源,多模式發展林業產業,助力筑牢鄉村振興基礎。截至目前,已“找回”流失耕地10776畝。
嚴格耕地保護,守好農業發展根基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(林業局)制定了《亳州市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若干措施》,提出8條“長牙齒”的硬措施,壓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耕地保護第一責任。各級巡田員已開展巡田58035次,發現并制止問題79個,處理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41個,涉及耕地105.33畝,督促恢復耕地254.83畝。同時,穩妥有序推進園地、林地和坑塘水面等其他農用地復墾為耕地,已“找回”流失耕地10776畝。
科學改造旱地,助力農業提質增效。我市因地制宜實施旱地改造為水田項目,推動耕地提質增效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。同時,將項目實施與土地流轉相結合,通過互換、轉包、出租等多種土地流轉形式,使目前農戶較分散的地塊實現“小塊并大塊、多塊并一塊”,減小農民耕作半徑,提升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水平。今年以來,全市旱地改造為水田項目已驗收入庫9004.67畝,耕地質量等別平均提升0.79等,糧食產能增加71.49萬公斤。
盤活土地資源,推動產業有機融合。今年以來,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(林業局)不斷加強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及保障,已為24家農業經營單位和個人辦理設施農用地備案112.54畝,保障現代農業發展。全市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已審批7宗、面積90.63畝。在譙城區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,盤活農村土地資源,已出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宗、面積50畝。 (記者 汝平 通訊員 周頂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